- ·傳統文化迸活力,文化自信強
·姚璇秋等3位潮劇名家被聘為
·祝賀!潮劇名家姚璇秋入選20
·潮劇粵劇將登2021元宵戲曲晚
·紀錄片《我是姚璇秋》講述一
·人文紀錄片《我是姚璇秋》2
·全球潮劇票友戲迷共享“良辰
·大型現代潮劇《望海潮》線上
·新創作大型現代潮劇《望海潮
·“姚璇秋——潮劇”入選國家
·深圳潮創會成員旗下潮汕電影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姚璇秋
·潮劇首登央視新年戲曲晚會
·《戲亭印象》小品潮劇惠民演
·新編節目《柴房喜報》登上央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姚璇
·八旬潮劇名家姚璇秋推動潮
·“山河無恙 家國圓夢”潮
·“潮劇是他的命根子”追憶
·廣東潮劇院舉行“歲月留聲
·潮劇《紅軍阿姆》首次亮相
·廣東潮劇院2020年1月份“
·新加坡南華潮劇社
·2019汕頭潮劇藝術周圓滿落
·大型現代潮劇《大國赤子》
·廣東潮劇院林燕云獲得戲劇
·林燕云競逐中國戲劇表演藝
·潮劇名角揭陽塘埔演唱會即
·潮劇團送戲下鄉讓村民家門
·汕頭潮劇藝術團6月28日將
·潮劇第一個本科學歷班開班
·細語輕聲韻味長
·吳南生捐助墨寶資助潮劇《
·潮劇表演藝術論
·潮劇現代戲《紅軍阿姆》入
3月8日,87歲高齡的潮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姚璇秋,獲全國婦聯頒發“全國三八紅旗手”。2月26日,她還獲評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3月1日,由廣東省婦女聯合會主辦的“巾幗心向黨 奮斗新征程——廣東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1周年文藝演出”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剛剛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的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作為訪談嘉賓應邀出席。
潮劇有600多年歷史,作為優秀地方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是潮汕人的精神紐帶,是聯結海外華人華僑的文化使者。
作為潮劇的國家級傳承人,姚璇秋身體力行,在退出舞臺之后,挑起傳承重任,傳承《掃窗會》等經典曲目,為潮劇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被譽為新中國第二代黃五娘的吳玲兒,摘取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的張怡凰,以及美國的鄭鳳娜等大批海外弟子。
記者與姚璇秋深度對話,她認為,雖然已經退休整整20年,但依然會為潮劇傳承奉獻余生。“因為只有培養新一代傳承人,才能守住這門藝術,守住潮劇的根。”
談過去
邊學邊演,在戲中成長
記者:能否分享一下,入行這么多年來,最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呢?
姚璇秋:大概 1952 年左右,潮劇班到處挖苗子。當時正順劇團的先生聽到我唱曲,說我聲音好,就問我去不去戲班。1953年,我就正式入行了。當時劇團按照“以戲帶工”的傳統教導方式,利用8個月的時間,以《掃窗會》這個戲,為我打下青衣唱與做的基礎。當時雖然有劇本,但是唱詞很多都是口述的。
當時學藝,是比較辛苦的,戲班也沒有什么固定的休息場所,哪個村要看戲,戲班就拉著大家一起去,晚上睡覺就把草席鋪在臺上,一個星期換一個據點。當時物資匱乏,一張桌子,三兩板凳,就能演出好幾場戲,需要演員的功力和對場景的想象力。
我就邊學邊演,在戲中成長,F在很多學生都是戲劇學校出身,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也較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但是,說到底還是活到老,學到老。多理解多吸收,千錘百煉才能有所成就。
多向其他劇種學習
記者:對于潮劇,你有什么學習的秘訣?
姚璇秋:從藝這么多年,每一個成型的,能和觀眾見面的戲,都有我的汗水,我都很珍惜很喜歡。
1953 年底,我學戲八個月,就參加廣東省匯演,演出了《掃窗會》,得到大家一致好評。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全省匯演,大開眼界。從那以后,我就學習國內國外各種劇種的優點,以彌補我表演方面的不足。
我喜歡練書法,特別是寫“海納百川”這四個字。因為戲劇無國界,凡是舞臺藝術,能看到的,可以學習的,就要兼收并蓄。
3月8日上午,汕頭市委書記馬文田向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廣東潮劇院榮譽院長姚璇秋頒發榮譽證書。
像為了演好《辭郎洲》的陳璧娘一角,我特意去上海找梅蘭芳的徒弟魏蓮芳先生,學 《霸王別姬》里面虞姬舞劍的那一段,然后就運用在戲里。
我在飾演陳璧娘的過程中,深刻了解她作為一名將軍夫人,是一位女詩人,使用雙劍是她健身的一種方式,而非真正武藝高強,因此這個角色糅合有青衣、刀馬旦,從而形成一個類似穆桂英,但是又有別穆桂英的人物。后來有人用一句話,對我這個人物塑造及表演進行評價——“柔情似水,烈骨如霜”。當時在香港演出,著名影星夏夢前來觀看潮劇,她聽不懂潮汕話,但是聽了我唱“崖山遺恨恨無涯”,感受到角色內心的澎湃,竟流下了眼淚。
![]() |
加微信號:xijucn-com (或掃描二維碼)為好友,好禮送不停!免費送戲票,紀念品,戲曲MP3播放器,戲曲動漫卡通玩偶,戲曲T恤,戲曲鼠標墊,手機殼等!準時為您推薦戲劇熱點信息。 |
最新評論: